
范蠡,这个人真的可以说是人生赢家,做什么都能成功:他当了官,升到宰相的位置;他经商,成了富甲一方的巨商;而且,连娶的妻子也是美丽得无与伦比——西施,古今第一美女。所有这些,都不是虚构的传说,而是发生在范蠡身上的真实故事。
范蠡是如何成为这个“天选男主角”的呢?他的人生怎么能如此出色呢?
根据《史记》的记载,范蠡出生于公元前536年,老家在今天的河南。尽管出身贫寒,家境并不显赫,但范蠡并没有因此而平凡。他的命运改变,源自一位名叫计文子的高人。
展开剩余81%计文子,本名计然,是一位非常杰出的谋士和经济学家。尽管如此,他性格洒脱,不愿被权贵束缚。许多君王都想让他担任官职,但他宁愿四处游历,享受山水之间的自在。计文子四处漫游时,来到了越国,偶遇年轻的范蠡。两人不知发生了什么,但范蠡拜他为师,从此走上了不同寻常的道路。
计文子不仅传授给范蠡许多知识,还教他一些自卫的武艺。因为计文子四处旅行,身边的武功不容忽视,而这些技艺也在后来的生活中救了范蠡一命。如果没有这些能力,范蠡可能早就命丧他人之手了。
在完成学业后,范蠡并没有像老师那样选择安逸的生活。他渴望做一番大事业,于是带着所学的本领,来到了当时最强大的楚国。然而,楚国对这个年轻的范蠡并不待见,认为他不过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,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能力。于是,范蠡被楚国赶了出去。
不过,楚国的宛令文种却看出了范蠡的才华,主动找上门来与他交朋友。两人迅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。范蠡劝文种离开楚国,但文种当时并不愿意,所以范蠡选择独自返回了越国。
回到越国后,范蠡遇见了当时的越王勾践。当时的勾践并不是一个英明的君主,而是一个不起眼的无能之君。范蠡面见勾践后,便留在了勾践身边,辅佐他发展国家。尽管勾践有些固执不听范蠡的意见,但范蠡并没有因此放弃。
然而,历史的转折发生了。在公元前493年,吴王夫差准备征伐越国,这让勾践十分不安。虽然大家都知道吴国的战败是因为夫差大意,但实际上,夫差的心思并非简单的侵略。夫差的父亲阖闾死于勾践的手中,夫差是为了替父报仇。最终,吴国与越国发生了激烈的战争,勾践败北,被吴王夫差俘虏,范蠡也成为了囚徒。两人被迫为吴王工作了三年。
吴王夫差并没有因为仇恨而将勾践杀害,他选择宽恕了勾践,让他在吴国养马,并最终将其释放。勾践回国后,范蠡与文种协助他重振越国经济和军力,最终使越国强盛,成功击败了吴国。勾践报仇雪恨,但范蠡的智慧和谋略也功不可没。
在吴国灭亡后,范蠡很快意识到勾践性格中的危险一面。他召集了文种,并提醒他赶快离开越国,但文种却不愿意,他想享受一段时间的荣华富贵。最终,文种未能逃脱勾践的杀害,而范蠡早已离开。
范蠡带着妻子西施前往齐国的陶地,这是一个适合经商的地方。范蠡在这里开展海上贸易,靠着聪明才智和商业眼光,赚得盆满钵满。但他明白“富贵不能久享”的道理,认为自己已经过于尊贵,于是决定将所得的财富分给亲朋好友。
齐国的国君听闻范蠡的事迹后,邀请他进入朝廷,任命他为宰相。然而,范蠡已经对权力厌倦,他认为再次当国相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。所以,他只做了三年宰相后便辞职离开,再次开始自己的商业生活。
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范蠡又一次带领家人经营养殖业,再次获得了巨大的财富。每次他赚得盆满钵满,又每次都把钱财散尽,过上了淡泊名利的生活。
范蠡离开了勾践的朝廷,十九年来三次成为富翁,三次把所有财富分给亲朋,过着充实而自在的生活。他的传奇经历,使他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具商业智慧的人之一。人们为了纪念他,尊称他为“商业之神”和“文财神”,希望他能带来财富和好运。
发布于:天津市泓川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